“塑钢窗户外面就贴一层铝合金的皮!”
“沉降裂缝触目惊心……”
“楼盘面临‘装空调难’,空鼓漏水更不用说,水管、水泥质量堪忧!”
……
去年年底,多个楼盘在网上陆续被爆出质量问题,引起热议。
房价一直是购房者的最为关心的话题,随着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楼市沉浮动荡,购房者在关心楼市价格同时,开始更加关注楼盘本身,以房屋质量、安全为由的“房闹”层出不穷,比价格更为重要的房屋质量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尤其在杭州,绿城、滨江等本土房企对于房产品质量尤为严苛的氛围,让不少外来房企饱受杭州购房者质疑的眼光,几乎每一个外来大鳄,都或多或少地经受过“质量门”的房闹事件。在房产安全信息还没有完全透明公开的今天,房屋质量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轻易挑动起购房者敏感的神经。
房产,这笔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最大的消费,想让老百姓踏踏实实说一声“相信”,并不容易!
房屋质量并非都会影响房屋安全
“首先要确认的是房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如果是,开发商要承担保修责任,甚至赔偿责任。”律师认为这是很常见的房屋纠纷,如果确认房屋有质量问题,法律上不存在裁决争议,而现在争议的是房屋质量这个事件本身。
“网友提到了沉降,造成沉降的原因有很多,至于沉降这质量问题是否严重到影响房屋安全,老百姓肉眼无法判断,需要有资质的第三方房屋鉴定机构检测后来下结论。”金德聪解释道。
房子,不仅是居民栖息的港湾、是构建一座城市的重要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房子还是一件复杂的手工艺品,是众多建筑工人对钢筋水泥的“手工”运用搭建。它不是流水线上刻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精确出产,毫厘不差。“就像手工艺品或多或少会存在一点缺憾,房子这个巨大的手工艺品也会出现瑕疵。”所以房屋质量问题可大可小,最严重是莫过于影响房屋结构安全。
在杭州市房屋安全鉴定事务管理中心,鉴定科科长江萍首先给记者明确了一个观点——房屋质量涉及各方面,出现问题不一定就是房屋不安全,“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房屋安全,主要是指房屋结构安全。”
金德聪和江萍建议,业主遇到质量问题可以请第三方鉴定,得出确切结果后再解决。
据悉,一个楼盘项目从开发到到售卖的过程中,建设中的房屋结构安全由建委部门监督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开发商拿到竣工验收备案表,这一纸表格通常说明房屋结构安全得到保障。
而开发商给业主的回复函提到:“房屋使用说明书、质量保证书在办理交付手续时提供业主,竣工验收备案表已在集中交付,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不是合同约定需公示内容。”
消费者在购房时可查看《预售许可证》,根据《杭州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若干规定》,预售商品房应具备以下条件:已支付全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已依法登记并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属证书;已取得商品房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并且商品房地上建筑为十层以下的,已完成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十一层以上的,已完成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二分之一以上(且不低于十层);一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已完成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三分之一以上(且不低于五十米);已确定商品房的竣工交付日期,并确定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计划。开发商取得了《预售许可证》就证明该项目在规划、工程、土地使用等方面通过了政府的批准,所开发的商品房具备进入市场交易的资格。
售楼处工作人员已明确表示,楼盘售楼处对外公示着《商品房预售证》,并称分户验收表都会发给业主。
房屋“体检”可找已备案的鉴定单位
“就我所知,新房出现结构安全隐患的例子很少很少,我从业十几年没听过杭州主城区内有楼盘传出不安全的新闻。”金德聪说。江萍也表示,“楼歪歪”“楼倒倒”“楼脆脆”几乎没有在杭州出现过。
和建委部门对新楼盘质量监管的职能不同,市房屋安全鉴定事务管理中心作为市房管局下辖单位,重点是对已投入使用房屋的鉴定行为进行监管。
今年3月1日,修订通过的《杭州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条例》中新增了往年没有的房屋安全鉴定的相关事宜,明确指出,房屋安全鉴定是指房屋结构的完损程度或者使用状况是否危及安全使用进行查勘、鉴别、鉴定、评定。
市房屋安全鉴定事务管理中心管理科科长任斌介绍,房屋安全鉴定单位依法成立后应当向市房产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目前杭州市已备案的鉴定机构共有14家,9家已列入第一批“杭州市房屋使用安全鉴定机构名录”,并已向社会公布。
今年,市房屋安全鉴定事务管理中心还将搭建房屋安全鉴定单位网络管理平台,鉴定单位的详细信息会在平台公示,预计平台今年年底前正式上线。
在某鉴定公司给出的申请(委托)表格上,记者看到,鉴定检测目的及内容包括:危房、完损等级、现状、安全可靠性、抗震等。这些深入房屋内部的检测是验房层面远远不及的。
“鉴定房屋通常是以‘幢’为单位。”江萍说,如果业主对可能影响整体结构的单体构件有疑虑,如房梁,也可委托检测。工作人员通常会先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方案,而实际检测中可能会损坏装修。
值得一提的是,《条例》中规定:“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仍需继续使用的房屋,学校、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和大型商场、饭店等公共服务场所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一半的房屋应当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然而符合这类情况并主动申请鉴定的业主寥寥无几。
江萍表示,市房屋安全鉴定事务管理中心是技术服务部门,无执法权,不会主动上门要求业主做“房检”。
“很多人会按时去医院体检,但很少有人会给房子‘体检’。”江萍说。房屋安全被频频提起往往是在一些房子出事之后,绝大部分业主并没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尤其是“老房子”的业主,除非被烙上“危房”的标签。
针对近年来的“楼倒倒”们,中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志民认为,“房闹”频出反映了购房者的消费意识变化。
从商品房缺乏到去库存,随着“抢房潮”逐渐冷却,购房者心态发生变化,楼市从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投资或投机的狂热回归理性,权利意识提上日程。购房者从追求单一的“买到房”转变为对房屋质量、品牌、服务更重视。
从2015年的购房数据来看,父母给年轻的刚需购房者出首付的比例降低, 这一批年轻人在购房时更愿意选择大品牌地产商发开的楼盘,大品牌凭借配套、服务、物业成为购房时的加分项。品牌固然是质量与服务的积累,但这并不意味着品牌能与质量、安全能划等号。
近年来,许多开发商在售楼处做出灯光、噪音、尾气等不利因素公示。有业内人士认为,公示不利因素是开发商“明贬实褒”的手段,“有实力的开发商才做公示,其实还是为了说明自己多么好。”
2010年,住建部一位负责人表示:“我国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却只能持续25-30年。”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到100年。可见现实生活中,很多建筑的实际寿命与设计通则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
目前,杭州暂时没有一家媒体对在房屋质量方面进行专业、持续的关注和信息更新。今年2月,中房整合资源搭建的全新第三方检测与监督的独立平台——“质量第三方”正式发布,通过最新技术手段和概念,基于独立视角,倡导科学鉴定,打造第一现场、新盘调查、口碑榜、投诉曝光、验房平台、房屋诊所、安全档案等特色栏目和产品将大众最关注的建筑质量、品质推向台前。
“以前透明售房网将交易信息透明,房源、房价、成交价一目了然,甚至房屋的历史趋势都有所剖析,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以后,透明售房网要做到将房屋质量透明化。”一直以来,透明售房网倡导公平、公正、公开,只发布最原始、不加工的资料,凭借多年来的真实数据,透明售房网在业内树立起权威与公信力。严志民认为,透明售房网有义务和责任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对房屋质量进行监督报道,尽力弥补媒体对这一块的监管空白,“质量第三方”力图成为房屋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中最透明、最权威的声音和力量。
“房子是大多数老百姓一生中最大一笔支出,我们不能眼看着他们花钱买到‘烂房’,这太让人心痛。我们做这个网站也是为了让老百姓能买到放心的好房子。”网站负责人认为,“质量第三方”还肩负着为老百姓买房负责任的使命与义务,百姓要买房,还要买好房,好房子包括好质量、好口碑、好服务,这些因素要让他们看得见。正是怀揣着“让百姓有房可住,住得安心、住得开心”这个实实在在的目的,能起到监督作用的“质量第三方”获得业内外一致认可。
“抗震、防水、防火是什么等级?钢筋、混凝土分别是几号?”房子作为一种商品,也该有一张“产品说明书”。和金德聪、江萍的想法一样,严志民认为验房是质量考察中比较粗浅的层面,安全鉴定需要检测房屋的“筋骨”。“质量第三方”甚至考虑购买专业的检测设备,或者与鉴定单位合作,通过科学的鉴定手段,得出房屋质量结论。“我们不随意做好与不好的评判,希望以事实为依据,用真实的结果说话。”他如是说。
另外,“质量第三方”计划聘请一支建筑及房产专家团,以某个项目为案例做研判或分析,对房屋质量本身提出建议。“质量第三方”还计划推出为政府采集意见的手机客户端,使用者可以通过APP定位,将房屋有问题的部位拍照上传,专家团根据图片与描述,对房屋把脉问诊,对于重大的质量问题可派记者跟踪报道。
在这个APP上,老百姓能畅所欲言,总结自己心中好房子的标准。“质量第三方”将会综合专家团与老百姓两方的意见,归纳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作为好房子的判断依据,这些依据不仅仅有安全事项,还包括服务等软性需求。老百姓依照标准结合自身需求,能尽量买到性价比高、品质高的房子。
“对于好房子的定义,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但至少标准之一是房屋需得安全。”业内人士评判,居住者的安全意识随着居住需求正在不断被唤醒,“质量第三方”的推出既是一剂强心针,也是一记警钟,“希望有了质量监管的第三只眼,给老百姓一个‘货真价实’的市场。”